除了手機鏡頭應用,CIS廠朝車用與監視用鏡頭發展
發布日期: 2020-06-01-2021-06-01
在影像感測器的市場中,隨著手機附帶照相功能成為標配,CMOS影像感測器(CIS)的需求大幅成長。在近14億支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中,99%配備相機,數量上CMOS感測器已經超過CCD感測器。此外新的應用上多數業者目前為止也多採用CMOS感測器。另一方面CCD所仰賴的DSC(數位相機)市場成長需求已結束,且由於照相手機使用CMOS感測器,因此成為CCD成長的障礙。
日本國內照相手機一直是配備CCD,在日本以外則以CMOS感測器主導,與CCD比較CMOS除了具有低功耗的優點之外,CMOS感測器還可以簡化週邊零組件並達到較薄外觀,這也與成本直接相關。隨著如金磚四國的手機市場成長,也帶動CMOS影像感測器進一步銷量成長。CMOS影像感測器的市場最初由東芝、三星與美光領先,搶佔市佔率,之後由日本CCD三巨頭索尼、松下電器半導體與夏普投入展開。除此之外還有美商豪威科技、意法半導體、韓商美格納半導體與安華高科技(舊稱安捷倫)也投入此領域。由於手機使用的相機CMOS感測器成本要求非常低,因此美光與三星正在等DRAM產線折舊攤提完畢,之後即轉移產線生產CMOS感測器,藉由低成本設備取得生產優勢,由此可見未來CMOS感測器產業將開始一場產業體質競賽,誰能支撐到最後便能取得市場,我們可以看到有部分日本廠商已被迫縮減或退出。
市場傳出三星電子將擴大投資CMOS影像感測器的生產,計劃將京畿道華城的DRAM第11條生產線(現在的S4線)轉換為CMOS感測器生產線。由於它們的生產過程具有80%的相同性,某些用於DRAM生產的光刻、化學氣相沉積(CVD)、蝕刻和測試設備都可用於影像感測器生產,因此DRAM生產線可以輕鬆轉換為CMOS影像感測器生產線。據當地產業專家指出,三星電子將在這個產線轉換計畫上花費至少一兆韓元,並認為在安裝、測試和穩定新設備之後,可能在今年內開始大量生產CMOS影像感測器。
光電協進會產業分析師林政賢認為,雖然智慧手機2019年呈現負成長,不過雙鏡頭、三鏡頭甚至多鏡頭相機已成趨勢,每支手機鏡頭配備CMOS感測器(CIS)數量將會增加,可預期今年將持續成長。在頂級手機品牌的機型,後置主鏡頭採用超過40M畫素CIS的情況似乎未來會增加,CIS各廠間的高畫素競爭再度熱化。除了關注手機鏡頭,CIS廠在未來很可能朝車用與監視用鏡頭發展。
【延伸閱讀】
多鏡頭趨勢確立 CIS產業前景看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