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射有效測量口罩實用性
杜克大學研究人員使用簡單的雷射裝置測試口罩,發現功效存在顯著差異
光電協進會
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肺炎(COVID-19)對日常生活產生了許多影響,就以大家日常不可或缺的口罩來說,從專業手術口罩到家庭縫製的圖案鮮豔的棉質覆蓋物,再到包裹在臉部的普通頭巾,從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面罩設計,但是,除了設計面貌不同之外,這些口罩在實際預防疾病傳播方面究竟能發揮多少功效?
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的光學方法,可有效找出答案。該團隊的直接使用便宜的雷射裝置、暗箱,以及手機攝像頭,以及簡單的電腦演算法來達成檢測的效果。他們獲得的資訊很明顯:並非所有的口罩都是一樣的,而且某些自製口罩在阻止COVID-19擴散方面可能比沒有戴口罩還差。
正如許多人所意識到的那樣,口罩的主要作用不是保護佩戴者免受COVID-19的侵害,而是防止佩戴者藉由攜帶病毒的飛沫將疾病傳播給其他人,因為受感染的人不僅可以藉由打噴嚏,甚至在普通的講話和呼吸過程中,都可以散佈此類飛沫,而在一般談話中所噴出的液滴數量可以藉由散射雷射束來模擬。因此,杜克大學Martin Fischer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此模型,打造了測試COVID-19口罩的簡單可視化方案。
在該團隊的測試設置中,雷射束穿過圓柱形透鏡以產生橢圓形輪廓,然後透過狹縫射入黑盒子。戴著口罩的測試對象對著前面的孔講話,然後從後面的手機攝像頭捕捉從雷射上散射下來的液滴的視訊。根據研究人員表示,這套測試裝置比典型的雷射實驗室中所見的要簡單得多,它僅由雷射,透鏡和照相機組成。所擷取的視訊檔案會被傳送到電腦進行演算,由演算法對光散射中記錄的液滴進行計數。
其中一些結果並不令人驚訝。例如,專業級N95口罩是最有效的,允許不到0.1%的液滴透過。手術口罩還可以有效地阻止大多數液滴的傳輸。商業和自製的棉口罩效果較差,但在大多數情況下,仍會阻止80%或更多的液滴透過,當然,比完全不戴口罩要好得多。
不過研究人員承認他們的測試設置有一些限制。例如,雷射僅能覆蓋有限區域,可能沒辦法在盒子中記錄所有液滴。而手機相機的檢測靈敏度和解析度也注入了一些不確定性,但是這些都可以藉由各種方式調整設置來克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