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步一腳印 逐夢踏實
張永朋在幼年時光,喊:「我的志願是當蔣總統!」隨著時光推移,想法逐漸改變,大一時代,他的志願是:「要當上市公司的老闆!」去年12月當台灣彩光科技前往那斯達克掛牌上市後,他的夢想成真了。
台灣電子五哥 主動伸出友誼之手 張永朋說,公司在那斯達克上市後,對於提升公司的國際品牌知名度,及國際競爭力,確實有強大的助力。以台灣的電子五哥而言,都要轉型,因此多半往AI發展,他們所想得到的,均是車用電子產品的相關應用,因此,找到了台灣彩光科技公司合作。主要因素是因彩光在那斯逹克上市,有良好的財務透明可供合作伙伴參考。這是台灣彩光到那斯達克上市後,所獲得的一項正向加分效用。 談到創業故事,家人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。因為,投入早期的收入不穩定,會形成家庭的相當大的壓力。張永朋表示,他創業的第一桶金,賺的是「機會財」。回想當年,創業的第一年,沒有薪水,全年無收入的狀況下,繼續投入,第二年領的是基本工資;到了第3~4年天道酬勤,收入才較正常。然而,公司第一次做的產品很好,可是一個也沒有賣出去,這對當時年輕的創業者而言,也是一個挫折。所幸,張永朋沒有被挫折打敗。繼續往前走。 貴人提攜 「科技服務業」往前走 張永朋說,公司所走的是服務「人」,看到了半導體雷射這項產品的未來潛力,因此,投入發展。台灣彩光也知道,雷射會傷眼,為保護使用者的眼睛,因此,要做個護眼的東西,掛上去。在此同時,認識了台達電的技術長,他認為彩光的產品很有機會,這份肯定,在半年後機會來了,德州儀器有人打電話來,表示對產品有興趣。就這樣,開啟了台灣彩光科技未來的成功之路。 台灣彩光科技在張永朋的帶領下,走的既然是「科技服務業」,服務「人」,那麼他對人才教育的養成,自然相當重視。他的公司有75人,三分之一是研發人員;他說,人才的培育要多元,台灣科技業目前遇到的人才危機,就是太單一了,很多年輕人畢業後,都去了台積電和聯發科;中小企業的員工薪資較低,自然會面對到人才的危機。 台灣彩光除了重視人才培育外,公司的企業文化,強調正直、善盡社會責任。例如:對學校師生的出國做贊助、急難救助、軍中的急難救助—對弱勢孩子救助、春節等三節的勞軍。 張永朋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興大學的傑出校友,主要原因是因該公司歷年來的產學合作量最多,超過了新台幣8千萬元的規模。他說,台灣適合發展的是應用科學,公司和陽明交大、台大、中興大學電機所、光電所、和電子所都有合作。 強大競爭力在於掌握半導體晶片 將產品微型化 張永朋表示,產業不在乎規模大小,而是在於是否有跟上技術風潮,萬一沒跟上,就會被淘汰。彩光目前和十年前不同,甚至和去年也不同。公司目前是以SemiLux International Ltd.控股公司的方式,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。公司主要產品是AI晶片相關的應用。可以用在智慧自主駕駛,近來一些智慧醫療、AI醫療照護都用得上AI晶片。 張永朋指出,台灣彩光科技的主力產品為Solid-State LiDAR,以及ADB/Laser Headlight,它們的強大競爭力即是利用半導體晶片,將產品微型化,並使得成本降低,彩光處在台灣,有半導體晶片供應鏈,更是致勝點。這是彩光產品的競爭優勢。這項優勢也使得彩光的技術競爭力大幅提升;誠如週知,AI與矽光子晶片整合趨勢日益密切,台灣彩光即掌握AI晶片的設計能力,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。 至於台灣彩光科技,之所以能夠打入國際產業供應鏈,獲得國際夥伴的好感,可從幾個狀況來了解。美國、日本及德國在2000年是沒有半導體工廠的,但這些國家已意識到自己國家設有工廠的必要性,紛紛邀請台積電過去設廠。日本有強大的硬體設備,但對於AI晶片很缺乏,這就是台灣彩光科技的商機。 張永朋不是好大喜功之人,他一步一腳印的帶著公司往前走,培育人才、開發技術、也很懂得善用「研發槓桿」;他說,彩光善用政府資源,例如:國科會、經濟部、PIDA等公協會、及學校資源等,都提供公司很有效的幫助。這些都是彩光研發人才養成的良好研發基地。 圖說:張永朋穩步向前 帶領彩光走向成功 當外界發現「無人機防衛」是彩光很紅的產品時,不免想從張永朋這裡了解光學與AI應如何結合?他說,我們要先了解無人機和光學、和AI有何關係?簡單的說,AI就是複製一個人的大腦,光學就是眼睛。AI不分領域,各行各業都有,但光學不一樣,光學和AI要靠精準管理。「AI和創作」它衍生出來的商機,就是客製化和個人化AI。例如:有經驗的律師,不可能寫太多訴狀,它需要靠AI幫忙,醫院的放射科醫師不夠,他們也需要AI分擔工作負荷量。以上這些例子,都是需要和外界互動的,所以說,光學就是眼睛。 最近,張永朋再去了一趟美國,深刻感受到國際交流非常重要。他說,有很多都是機會財,台灣在國際發展上,要掌握住商機。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,瞭望全世界後,所得的心得。且讓我們隨著成功者的腳步,再往前邁出一大步吧! |